从两棵百年母树到近20万亩、80亿元综合产值配资世界门户首页,一颗岭南佳果的产业传奇正在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上演。
作为“中国无核黄皮之乡”,郁南无核黄皮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如今,这颗小小的黄皮正以“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通过“媒体+”行动,加快延链强链补链步伐,争取2027年实现郁南无核黄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的目标。
政策引领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郁南县高度重视无核黄皮产业发展,先后出台多项规划政策保驾护航,其中,出台《郁南县黄皮发展总体规划(2021——2030年)》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了宏观指引,配套出台《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园建设规划》《郁南县无核黄皮特色小镇规划》等文件,制定《地理标志产品郁南无核黄皮》地方标准,编写《郁南县无核黄皮栽培技术》《郁南无核黄皮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全面推进无核黄皮产业化、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郁南无核黄皮
2024年,出台《郁南县特色农林产业奖补方案(2024-2026年)》,针对性提出县境内连片新种植黄皮面积达50亩及以上的给予奖励5-10万元奖补,对获得省、市级龙头企业认定的黄皮生产加工企业给予10-20万元奖补,极大提高了种植和加工积极性。
经过持续建设,郁南已形成“两园一院一街一带”的产业发展布局,包括无核黄皮现代农业产业园、世界黄皮公园、无核黄皮科技小院、黄皮街、“西关甜乡”乡村振兴示范带。并协同推进“一网一中心”(互联网+“三农”大数据服务中心)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形成集系统生成、观光旅游、科研创新、特色节庆文化、乡村振兴于一体的“产学研+农文旅”融合发展产业体系。
据介绍,郁南打造国家级示范镇、村各1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2个,改造低效果园共11万亩,培育7家龙头企业、220个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建立1000亩无核黄皮标准化生产园区,创建“星级果园”23个共1820亩,以点带面逐步全面开花。
2025年,郁南无核黄皮种植面积达19.7万亩,约占全球黄皮的四分之三,预计产量达14万吨,全产业链达80亿元左右,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争取2027年实现郁南无核黄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的目标。
技术赋能
数字保鲜破解产业难题
数字化转型为无核黄皮产业注入新动能。郁南县联合杭州西谷小镇电商产业园、组织多家电商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推动黄皮“出山进城、融湾出海”;与京东物流签署协议,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网络;广东省黄皮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正式揭牌,提供从种植到销售的全周期气象保障;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与郁南县合作的“黄皮产业数字化项目”同步启动,通过大数据、物联网技术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休眠舱”保鲜技术突破运输困境。过去因保鲜技术受限,果农只能采摘七成熟的黄皮进行运输,最远只能发到周边省份,品质和风味大打折扣。2025年,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与广州亿品鲜联合成立“岭南佳果保鲜技术研发测试评价中心”,研发出新型“休眠舱”保鲜技术,通过优化使用高分子改性的食品可解除保鲜袋,降低黄皮的呼吸作用、防止微生物带来的果实腐烂。
技术突破后,可采摘销售八至九成熟的黄皮,结合云浮市政府和郁南县政府联合建立的3.1万立方米的冷库和97个镇村电商与物流服务网点,搭配短链直供物流体系,保证3天直达全国大部分地区,为黄皮的高效运输提供了坚实保障。
品牌创新
多元营销推动价值提升
近年来,郁南县积极创新营销方式,以“初夏赏花、盛夏品果、全年深加工”理念,打造黄皮主题系列活动,推动无核黄皮品牌价值不断提升。每年三、四月黄皮花盛开之际,依托万亩花海,以“赏花+徒步”带动乡村经济。七、八月黄皮成熟时期,举办无核黄皮专场推介活动,这一活动已连续举办24年,成为当之无愧的郁南地标节庆活动。
深加工产品为无核黄皮品牌转型升级注入新动力。广东康美先食品有限公司创新研黄皮紫苏酱、黄皮辣椒酱、黄皮拌饭酱等产品,将郁南独特的酸甜美味带给全国消费者。黄皮饼、黄皮果汁、黄皮蜜饯等多款黄皮特色产品也备受青睐。郁南县创兴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上海徐汇区开设黄小希旗舰店,经营多款系列黄皮果茶,将郁南无核黄皮巧妙融入饮品,推动郁南无核黄皮从“产业走出去”到“品牌走出去”的转型升级。
无核黄皮汁生产流水线。
“媒体+”行动赋能市场拓展。郁南县发布《实施“媒体+”打造超百亿无核黄皮产业工作方案》,以“媒体+科技+垂直领域”模式,实现促消费、促外贸、促文旅等五大目标,通过“媒体+”行动,加快延链强链补链步伐,争取2027年实现郁南无核黄皮全产业链综合产值超100亿元的目标。
今年7月,2025“土特产”推介活动·云浮市郁南无核黄皮专场暨“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系列活动启幕,活动现场宣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与郁南县联合摄制的乡村振兴主题短剧《黄皮树下“郁”见你》正式开机,该剧串联起磨刀山遗址、西江风貌等文旅资源,构建“内容传播-品牌塑造-产业转化”的闭环体系。
郁南县发布《实施“媒体+”打造超百亿无核黄皮产业工作方案》。资料图
品质提升
地理标志守护产业价值
郁南无核黄皮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目前仍面临着地理标志使用规范问题。2024年,郁南县检察院在跟进监督中发现,“郁南无核黄皮”地理标志存在使用不规范、农资管理混乱、溯源体系不完善、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四大类问题。
郁南县委、县政府开展专项部署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行动,要求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与检察机关协同发力,织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网。在出品端,构建“地理标志+商标+二维码+检测单”的溯源体系,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在销售端,推动推动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排查处置商标侵权、产品仿冒等问题的力度,确保地理标志规范使用。
为进一步巩固监督成果,今年7月,郁南县检察院与县市场监管、农业农村部门联合会签《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郁南无核黄皮”保护协作机制》,建立起覆盖无核黄皮“生产—出品—销售”全产业链的保护体系,为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世界黄皮公园。资料图
从2004年获批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到力争2030年辐射周边地区种植黄皮达100万亩,郁南无核黄皮的发展历程印证了特色农业产业的巨大潜力。
随着“全球点亮计划”将郁南无核黄皮的璀璨影像投射至纽约、吉隆坡等国际地标,这颗小小的“正气果”,正成为郁南乡村振兴的“希望果”,承载着富民强县的梦想,走向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撰文:祝可为
来源:南方农村报配资世界门户首页
九五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